7月7日至9日,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省级重点团队、淮安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淮阴工学院“以文兴乡——在十九大精神引领下挖掘和弘扬乡村优秀文化”暑期实践团队分别前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平桥镇和淮阴区码头镇走访调查当地的文化建设情况,并最终决定以码头镇为重点调研对象,深入展开调查研究。
平桥镇,品味古镇
历史上的平桥镇繁华鼎盛,"南庵到北庵,相距三里三",众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写诗撰文,留下大量的珍闻胜迹。如今的平桥建成与古运河相平行的平桥文化长廊,把九洞境内的潘勋墓、居委会的东圣寺、革命烈士纪念碑、迎龙亭、千年古镇坊等连成一线,成为平桥文化风景线。
7月7日,“以文兴乡”团队在做好前期准备的情况下前往平桥镇走访调查。寻访中,志愿者走访平桥镇及下辖村落,并向政府工作人员及村民询问有关文化长廊、文化扶持政策等信息,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文化建设。
行至东圣寺,天渐渐下起小雨,水塘里荷花映纱,南墙静挂,一花一叶总关禅。沉重静穆的寺中,佛像溢彩镏金,慈悲祥和。来往的僧人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中友善精神的任务。东圣寺外,信步小径,来到雄伟壮观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烟霏云敛,碑墓上空萦绕些许如纱的薄雾,似是为革命烈士们哀悼。烈士们来自不同村落,却因伟大的事迹聚集于此,守护这方村民,孕育出鲜艳的红色文化。
意凭文化,洗尽铅华。平桥深厚的文化,影响着当地的村民,也影响着整个小镇。探寻一天的实践团,收货颇丰,更加坚定了“以文兴乡”的信念,用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以求更好地发展。
踏步官巷,烟雨码头
7月8日,实践团队如约前往淮阴区码头镇实地探寻当地的历史文化足迹。
缓缓走进旧巷,千米悠长。本次走访以枚乘书院为起点,领略一代汉赋大家枚乘作《七发》时辞采华美、气势磅礴的风采。走进书院,只见正堂门额上书“仁者寿”三个字,两侧檐柱悬挂着一幅楹联,屋内正中是一尊枚乘迎手的青铜雕像。清风拂面间,似能听闻孩童的朗朗读书声。
行至官巷的尽头,与漂母祠邂逅,祠堂是晾在村庄的一幅古画,泛着历史的醇香。据说,漂母是为潦倒的韩信送饭之人,韩信感恩,仕途顺利后为其建墓,以示感恩。祠内路的转角是茂密青郁的竹林,随风起伏着翠色林涛,连带着韩信的心意,诉说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尽管路途中阴雨连绵,但志愿者们踏歌而行,满怀斗志来到了汉淮阴侯韩信的故里。漫步庭院两侧的回廊中,大家观览着墙壁上镶嵌的28幅石刻画,体会韩信一生重要的28个生活片段。兵仙殿的雄伟壮观,胯下桥的“一忍存无双国士”,钓鱼台的韬光养晦,千金亭的“精诚一诺”,不禁坚定志愿者们对保护珍贵历史文化遗迹的责任感。
巷陌街头,静语古韵
7月9日,实践团队继续走访淮阴区码头镇,通过与当地居民交谈,了解当地文化娱乐生活和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实践团队以码头镇居民为调查主要对象,选择了农民、司机、店员、服务员、清洁工等不同职业的人作为访问对象,从不同角度、观点了解码头镇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情况。
了解情况后,实践团队分析认为码头镇的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村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不够丰富、种类单一,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利用,游客逐年减少,当地经济发展成效不显著。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黛瓦白墙,初访政府
7月10日,实践团队前往淮阴区码头镇镇政府展开调研,深入探究当地的文化建设发展。
伫立镇政府门前,建筑整体黑白灰的色调沉稳庄重,以简洁硬朗的线条体现质朴、淡雅之风,周边居民一幢幢小楼黛瓦白墙,一派古韵风情。阳光下,树影婆娑,洒落一地斑驳。
调研中,实践团队前往陶闸村采访了淮阴区码头镇文化站站长高哨兵。团队成员针对码头镇目前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实况和村民们文化娱乐生活的现状做出提问,高站长耐心地一一解答。同时深入了解码头镇是如何将传承乡村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事业相结合以及未来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听君一番话,胜读十年书。彼时,我们还久久沉浸在美丽而又深厚的码头文化中,回味无穷,码头文化一直在发展,“以文兴乡”,怎样合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的优势带动乡村的整体发展,在十九大精神的感召下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设是一个值得深入调研的问题。随着调查的深入,实践团队会更加深入乡村,结合当地发展实况,为更好地助力乡村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而且未来还会更好,而我们探寻的脚步也不会停歇。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