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片玉米收起来,我们又多添了一笔收入呢!”涟水县徐集乡季安村村民孙士兰指着一片正待收获的大棚兴奋地向记者介绍。孙士兰之所以如此关注这片大棚的收益,都源于她家流转的6亩多地就在这片大棚里,“我今年62岁,老公66岁了,家里的老太爷将近90岁,身体不好我得照顾,6亩田根本没精力种,但荒着也浪费,没收入。今年,村里流转土地,刚好把我家的地收去,我们三老算是进了‘保险箱’了。”孙士兰喜滋滋地说。 “都是当时省委扶贫队的点子好,不然我们这些没啥劳动能力的老人哪能脱贫奔小康啊!”孙士兰说。
“2016~2017年,江苏省妇联对接帮扶省定经济薄弱村季安村,只有精准识贫,才能精准扶贫,带领妇女脱贫。” 季安村党支部书记袁跃兵说,“很多贫困户家中都是病人、老人、孩子,不具备种田致富的能力,所以,他们帮我们想法子,把老百姓的土地流转出去,让他们从土地中稳定获益。” 涟水县徐集乡季安村是“十三五”省定经济薄弱村,在省委驻涟帮扶工作队驻季安村任第一书记的王晓峰带领下,全村干群团结一心,埋头苦干,村容村貌、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2016年7月份,季安村还成功引进了冬桃紫薯立体种植基地项目,投资达1000万元,第一期就需要流转农户土地500亩,孙士兰成为该项目的首批受益者之一,“未来,村里还可以依托基地打造集生态回归、垂钓采摘、赏花品果、游乐度假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园,一旦建成,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袁跃兵说。
据袁跃兵介绍,在省扶贫工作队积极努力下,季安村还获得由省妇联以女性创业项目的形式支持资金30多万元,用于鼓励季安村妇女创业,并创办了季安村巾帼农业合作社,树立了季安村女性创业带头人“四朵金花”。“没想到,柳编不难学,上午学编底子,下午学编梆子,一两天就掌握编织技巧了,学了就是自己的本事,以后接到订单,坐在家里也能有份收入。”73岁的冯学君自信满满地说。巾帼农业合作社、儿童公益创投项目、儿童快乐家园……这些在村民们听起来“高大上”的词汇正在变成村民们实实在在的享受和福利。
全媒体记者 左文东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