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毕业于淮阴农校农学专业的张久成,回到家乡看到农村青壮年劳力向着非农产业转移,身边的大多数农民离土进城,留在村里的大部份是难以承担繁重庄稼活的人,他看到这样的情况,就决心要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术和肯吃苦的精神在这黄土地上带领留守人员抛出“金疙瘩”。
怎样做到既能让年轻人走出去,又能使留守老人不受劳作之苦?张九成是一个有心人。作为一名农技人员,他亲眼看到农民外出挣钱和家里种地成了难以兼顾的“两难”问题。于是,他决心用自己掌握的农业科学技术,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 说干就干,2009年,张久成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卖了城里的房子,凑了30多万元,买了15台手扶插秧机,配了全市第一条育秧流水线名农机手成立了惠丰农机合作社。从此,他干起了“田保姆”工作。
服务农民就得让农民省心。于是,张久成带领的惠丰农机合作社推出了“选、育、栽、保、管、收”全托服务,当时全省尚无先例。
想法是好的,动员群众入社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开始,只有10多户农民将信将疑地签了入社合作协议,土地加起来也不过24亩。”张久成告诉记者,“都是父老乡亲,再少也要尽心干。”选种、育苗、施肥、测土配方、田间管理,凭着一股执着的劲儿,他为农民放出了样子。一季水稻过后,每亩地增产200来斤,成本却降了100来元,社员个个翘起大拇指。15户、35户、120户……24亩、50亩、150亩……入社农户和服务面积不断增加。
2012年,张久成以优质的服务和最小化的收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周边农户见证了这一切,要求加入合作社的越来越多。合作社的规模扩大,本该是件高兴的事情,但张久成因压力过大、过度劳累住进了医院。半个月的住院治疗,是张久成创业以来给自己放的最长的假。“休假”期间,面对突然猛增的服务面积,张久成不得不认真思考和谋划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培养人才、购置器械、增设育秧基地、丰富服务模式、合理制定价格……一环扣一环、事无巨细。不断地学习、调研、借鉴,最终摸索出了一套规范化、高效率、农民受益最大化的服务模式。“服务费用全部通过农民代表商议一致决定,绝大部分服务项目的收费价格低于市场价;吸纳当地留守老人、妇女和困难户参与劳动,并按天计算酬劳、及时发放;针对家庭困难的农户,实行“先上车后买票”的服务模式,待粮食出售后再补交费用。”张久成介绍道,在发展模式上,他一直探索并积极实践“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生产上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通过900到10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集中连片土地,选择产量稳、口感佳、适应性好的品种,采取生态、有机方式开展适度规模机械化种植,从而保证稻米的质量。组建稻米加工公司,建成60吨粮食烘干中心,有效地弥补粮食生产薄弱环节,延长了粮食生产加工产业链,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时,根据当年产业发展情况,给予社员保底100到200元不等的盈余分红,几年累计发放盈余分红80万元。2016年合作社收入达到1368万元,带动农户就业300人次,增收200万元。在销售模式上,2013年合作社成功注册了“淮珠”牌大米,进行品牌化包装,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也推动了订单农业、包产包销,更进一步促进了农机合作社的做大、做强。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淮珠”大米分别荣获“江苏省十家农民合作社十个畅销产品品牌”、江苏好大米银奖。
几年来,惠丰农机合作社拥有社员378名,吸纳112名困难户入社工作,机械设备达到500余台、商品化育供秧基地3个,全托服务面积1380亩,半托、单托服务面积60000余亩/次,遍及全区8个乡镇,受益农民达11920人。
全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祁正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