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8 09:35:55掌上淮安热:

在淮阴区刘老庄有这样一位辛勤耕耘的老书记

  出淮安市区向北,大约一个小时车程就到了刘老庄。眼前的景色却让记者怎么也无法和当年那个全省挂上号的贫困村连在一起:宽阔的大道、连片的花木、一望无边的塑料大棚、颇具规模的村办企业、幼儿园里已经传出孩子们阵阵欢乐的笑声、晨练的大妈们还在恋恋不舍地跳着广场舞……

在淮阴区刘老庄有这样一位辛勤耕耘的老书记

  朱林告诉记者,他是从小就是听着八十二烈士故事长大的刘老庄人,从1984年入党以来,他的脑海里一直在苦苦思索:红色的土地更应该结出幸福的甜果,为什么刘老庄多少年连温饱线都没过?

  朱林先后在本乡的两个村干过支书,终因两个村“家底”太薄都起色不大。巧妇固然难为无米之炊,但朱林深知,不换一种全新的思维,不拿出超常的举措,就不可能跳出传统农业的樊篱,更不可能搏击风云引领市场成为“一览众山小”的赢家!

  朱林走了,一走就是十年。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没有忘记自己是来自革命老区的刘老庄人。2009年初,当穷则思变的家乡再一次呼唤游子之时,应乡党委邀请,朱林毅然决然地回到刘老庄这片红色的热土。

  朱林找来全村58名共产党员,37名群众代表,共同制定刘老庄村五年发展的“蓝图”。在上任伊始的第一次村民大会上,他掷地有声地告诉全村的父老乡亲:“明年开始,大伙儿的水费、河工费、养老金、合作医疗、幼儿园入学、一事一议费用,统统由村里代交!”

  刘老庄的7个村民小组分布在大小不等的36个老庄台上,还有68处废沟废塘。村里发动村民拆除老庄台,填平废沟塘,一下子新增耕地1280亩,这些土地由村里统一经营,当年便为村集体带来租金收入80万元。

  为了办好刘老庄第一家村办企业,朱林自掏腰包借款50万元,村主任苏炳文拿出妻子在新加坡打工的20万元,副主任金益聪卖掉自家的拖拉机、挖掘机……刘老庄村天元建筑工程公司成立后,一年便还清借款,此后每年为村里创造利润超百万元。

  2010年开始,朱林带着村里干部和群众代表上山东,到福建,让刘老庄3493亩土地全部转成千亩连片的日光能大棚、果树采摘园、精品苗木园、光伏太阳能发电厂,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折成股份,加上先后引进的闵丰食用菌、大阳生态园、正雄制衣、影视基地等项目,带动全村734名劳动力全部就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绝大部分返乡就业,自主创业。

  2010年6月,刘老庄村20栋5层共计7.7万平米的高标准住宅小区破土动工。2012年元月9日,刘老庄588户村民全部搬进红色家园小区,小区设有在淮安都堪称一流的幼儿园、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广场。

  现在的刘老庄人一年有“四金”来保障:土地拿租金、上班拿薪金、国家有补金、合作社里还有股金。去年,人均收入达到16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15万元。今年有把握实现人均收入18000元,集体经济突破230万元。

  自打决定放弃在苏南的优越生活,回到一贫如洗的刘老庄,朱林就一直告诫自己 :时时事事把刘老庄的父老乡亲放在第一,时时刻刻不能让共产党人的形象蒙一丝灰尘。

  2009年,村民苏培友患脑溢血住院。朱林会同村干部、村民筹集了7000元,并亲自将7000元送到医院。苏培友住院期间,他家的小麦没人收割,朱林找来农机手,在全村第一个为老苏家收了麦子。等苏培友回来一看,4800斤的小麦早就割完、晒好,小山似的堆在仓库里。

  建设红色家园小区期间,他吃住都在工地上,住的是工棚,吃的是方便面。老母亲病危住院半年间,他都是夜间在医院服侍老人,天一亮就赶回村里上班,一直到母亲去世。看着年近60的朱书记为村里的大事小事操心劳碌,不少村民都心疼得流眼泪。由于长期劳累,朱林到底还是住进了医院,村民们自发地到医院去看望他,送的慰问金共计三万多元。在病床上,朱林没力气和乡亲们推让,等出院后,他让村主任挨家挨户将慰问金悉数退还。

  从2008年人均收入仅为3000多元到2016年人均收入16800元;从全省挂得上号的贫困村到全国文明村、全省最美乡村,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64岁的朱林像一头耕耘不辍的老牛,为了刘老庄的今天和明天奉献自己的一切。近年来,刘老庄村陆续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争先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江苏省最美乡村”的称号。

  全媒体记者 左文东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