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开始,我市大面积推广虾稻种养,发展势头迅猛。淮安有稻田养鱼历史和小龙虾养殖经验,淮安小龙虾和大米是我市农业的重要品牌,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可以为两大绿色品牌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对农民增收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
日前,记者在盱眙黄花塘老营现代农业稻虾养殖基地看到,大片的水田里,村民正在紧张有序地插秧。负责人蔡海林说,1200亩虾稻共生项目已形成规模,栽插秧苗是第一步,一个月水稻分蘖后放入小龙虾,前景非常可观。
近年来,盱眙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小龙虾养殖,在全县示范推广以虾稻共生综合种养为主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涌现出黄花塘老营现代农业、马坝镇稻虾综合种养基地、管镇镇王嘴虾稻共生示范基地、明祖陵村家庭集群示范区等多个1000亩以上连片虾稻综合种养基地。该县农委副主任殷守防告诉记者,目前盱眙实施虾稻共生面积达到13.5万亩,亩均增加收入2200元,是过去单纯种植水稻、小麦收入的2倍。
蔡海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小龙虾引入稻田,首先实现化肥农药减量,亩均降本120元以上;按保守亩产小龙虾50公斤计,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而且优质稻米的受市场欢迎度优于传统稻米。该公司在盱眙流转土地2273亩,将分布实施虾稻共养2000亩以上。“目前公司的小龙虾和虾稻米已经收到来自上海、镇江、无锡等地的订单。”
“虾稻共生模式突破了传统种养殖界限,有效利用农业生产的时间与空间,实现不同种养品种“1+1>2”的效益。”市农委渔业处处长张天虎说,既解决了小龙虾餐饮消费旺盛而养殖产量不足的问题,也为淮安绿色优质稻米品牌奠定了产能基础。”
虾稻共生不但能实现种养户效益大幅提升,也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三夏”时节,整田、开沟、拔秧、插秧、施肥、田间管理,老营现代农业公司每天用工约80人。黄花塘镇芦沟村62岁村民段红祥家流转出土地20亩,同时他常年在养殖基地务工,“土地分红4万多,务工收入3万多,一年下来头8万,相比之前收入高了近一倍。”
“稻虾共生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在实地观摩盱眙稻虾养殖基地后,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总工程师于永江深表肯定。据悉,2017年7月,我市发布《关于推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意见》,稻渔综合种养成为我市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2017年底全市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超20万亩,其中500亩以上的连片种养基地80多个,到目前全市虾稻种养突破30万亩。
全媒体记者 张小燕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