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板闸,相信淮安人都不陌生。但要问板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不夸张地说,99%的淮安人都没见过。
在里运河文化长廊板闸风情街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发现了板闸遗址。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人们弄明白了板闸这一名称的来历。更重要的是,专家确定板闸遗址是一项十分重大的考古发现,完全可以增补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在完整性保护基础上,淮安规划建设板闸遗址公园,让板闸这一运河遗存得以传承。
板闸不见闸,但相关历史资料记载着的板闸的辉煌历史,并且这段辉煌因大运河而生。“板闸之所以叫板闸,是因为板闸是木头底的闸。”淮安市文保所副所长、板闸遗址考古队领队胡兵说,板闸为明永乐十五年( 1417年)平江伯陈瑄所建,因创制简陋,以木板为闸,故称板闸。
“现在是什么都看不到了,回填了。”淮安板闸遗址位于淮安市生态文旅区枚皋路、翔宇大道和里运河交汇的三角区域。记者驱车来到横跨京杭大运河与里运河的枚皋路大桥,顺着板闸遗址的方向放眼望去,板闸遗址已经置于一片水洼之下。
但胡兵提供的图片,原原本本地还原了板闸遗址重现天日时的场景,其中的一张照片,让人一眼就看出了古闸的模样。图片记录下一扇石制的闸门,用条石垒砌,条石之间用铁锔扣连结,闭合之处有一条非常醒目的石槽,与现代船闸闸门原理相同。
水闸正视图
据胡兵介绍,闸整体略呈对八字形,全长57.5米,残高5.2至8.3米,为17至26层条石垒砌而成。闸平面结构分为迎水雁翅、正身和分水雁翅三部分。立体结构主要由筏形基础和闸墙两部分组成。
地钉和龙骨木
发掘时拍摄的照片还显示,闸底有地钉、龙骨木、底板和横梁。记者从图片中看到,最底下一层大量木桩钉于地底,为地钉;地钉上横铺着龙骨木,龙骨木与地钉之间榫卯结合;龙骨木之上纵铺着底板,底板为同规格的木料成排拼接而成,前后排木料之间为企口榫,同一排木料之间用穿带榫相接,底板和龙骨木还用铁钉钉入以保证连结坚固;底板上下游两侧还各有一排条石相护,条石之外用擗石桩加固;地板之上为横梁,横梁用铁钉钉于地板之上。
记者了解到,板闸遗址共发现五类遗迹,除了闸,还有古河道、堤坝、码头和建筑基址,充分体现了大运河板闸沿河两岸曾经的繁华盛景。河道为南北走向,由闸口位置分为南北两段;堤坝有两条,位于河道两侧的建筑基址之上,堆筑方式为先在河道两侧打下成排固堤木桩,再于木桩后斜靠木板,最后在木板之外层层堆土起建;码头位于河道东侧,长18.6米,宽3.5米,由木桩和砖块、石块构成。
板闸遗址中的建筑基址共有两片,分别位于古河道以西的一区和以东的二区,建筑基址区总面积约3700余平方米。建筑基址有房址28座,排水沟3条,路2条。板闸遗址共出土遗物上千件。种类繁多,器形优美,有陶器、瓷器、骨器、石器、铜钱、铁质用具和工具、木构件、衡具等,主要以瓷器、铜钱和铁质用具为主。
在板闸,除了板闸遗址、榷关遗存,还有三元宫、朱家老宅等记录运河繁盛年代的记忆。板闸、榷关、三元宫、朱家老宅……这些遗址和遗存如同一颗颗难能可贵的珍珠,串在一起,反映了大运河曾经流淌着的辉煌,构成新时代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宝贵资源。
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淮安确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于2016年委托同济大学专业团队对板闸遗址保护展示进行了研究,并形成设计报告。2017年,板闸遗址公园项目得以立项并通过PPP的模式进行运作。目前,板闸遗址项目处于建设之中。
据介绍,板闸遗址本体处于路面标高4米以下,遗址底部处于地面9米以下,在自然状态下不利于保护。为此,遗址项目确定了原真性保护措施,利用浅地下水对遗址本体形成水封保护,与空气隔绝。
从板闸遗址到淮安榷关,穿行在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大运河之畔,恍如在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之间徜徉,而这一切,在板闸遗址公园建成运营后,将让更多的人得以走近,得以领略……
全媒体记者 江安 通讯员 吴庆章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