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全省“社会治理样板区”的目标定位,拓宽平台载体,扎实推进机制建设,凝聚强大合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成效显著,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全市矛盾纠纷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列。
一平台纳入,敲出矛盾滋生“休止符”
去年底,清江浦区东大院一户居民被小区内三轮车撞伤,因为赔偿问题闹到了淮海路派出所,双方对赔偿数额各执一词,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淮海路派出所驻点“马大姐调解室”受理后,针对肇事方家庭困难的现实情况,在马大姐积极帮助协调下,为被撞伤居民申请到了道路赔偿相关基金,两户居民最终握手言和,一场纠纷就此化解。
推动“公调对接”,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关口下沉到基层派出所,触角伸到了最前沿,是我市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机制建设的举措之一。近年来,我市建立拓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平台载体,规范诉调、检调、公调工作的各个环节,倾力打造具有淮安特色的“1+3”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制度体系。努力建设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共同体,凝聚强大合力,有效实现开放共治。
其中,全市城区派出所全面建立“派驻式”调解室,全市法院系统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律师工作站参与涉诉案件的先行调解。深入开展政法机关“一书五长”巡回接访活动,市县两级共建立物业、医患等专业调委会268个,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一体化调处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正科级事业建制的市城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县乡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全面进驻社管中心,在全省率先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共保机制。
一张网到底,打造纠纷解决“解码器”
今年4月4日,家住洪泽区高良涧街道的邵伟,下班回家时发现屋后的窨井堵了。他通过临河社区网格化管理手机APP向高良涧街道网格化治理信息化系统反映该问题。不到20分钟,网格员谢恒胜就来到现场,拍照上传、确认问题、联系物业,问题迅速得到了解决。
邵伟所使用的高良涧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居民反映问题、网格员指派、智能定位、评价等六大模块,形成了涵盖接单、核单、派单、办单、交单、评单全过程的闭环服务,极大了方便了网格所有居民。 网格是采集信息发现风险的第一感知触角,是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第一前沿阵地。网格的智能化、信息化,是对基层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我市印发了《关于完善全市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突出制度保障,推动县乡两级调处中心年内全部进驻同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实效化运行,各县区探索“网格化+信息化”的相融之道,及时地了解群众的需求,通过智能分析,还能准确研判社会治理问题的趋向和走势,实现基层矛盾早知情况明、早防控得住、早处置方案实、早化解结果好。
一条线串联,创新矛盾调解“对症方”
在金湖龙港小区,60多岁的闵济怀,曾经为小区停车问题“操碎了心”,由于老旧小区停车设施不健全,他的诉求迟迟得不到解决。在拨打了“12345”热线后,热线将所属纠纷联系“对口”住建局住宅小区综合管理办,小区随即拿出新建停车场方案,并组织志愿者义务巡逻乱停乱放现象,小区的停车难问题迎刃而解。
去年1-11月,金湖县“12345”共接到社会矛盾纠纷类1万余起,全县各级各类调解组织,通过“访调对接”窗口强化“全域调解”,引入人民调解渠道,成功调处6858起,成功率100%。“有事找政府,拨打12345”,成为金湖一句深入人心的“广告词”。
近年来,我市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中,各县区注重措施方法的创新,并将之贯穿于预防、排查和化解的各个环节,有效提升了工作质效,强化源头预防。 在淮阴区,该区法院通过“法官参与党群议事会”活动,及时发现、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9起,调解各类案件253件;在洪泽区,“无讼村居”创建将诉调对接的关口前移到日常纠纷产生的源头,有效预防矛盾纠纷积累激化;市“阳光信访”7.0系统上线运行,并成为国家“阳光信访”系统的标准模板在全国推广使用;实施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推广工程,组建65人的市级律师专家库……
全媒体记者 叶列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