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4 22:15:54淮安区发布热:

【Word天】这款老淮安小吃又上央视啦!

  纤手搓成玉数寻,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北宋·苏东坡《寒具》

  你听过这首诗吗?里面的“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讲的是一种美食“馓子”,香脆、纤细、咸谈适中,深得江苏各地人民的喜爱!

【Word天】这款老淮安小吃又上央视啦!

  而茶馓是江苏淮安传统名小吃,作为一种油炸食品,它在古时又叫“寒具”,为很多地方寒食节的必备食品,而寒食节正是清明前后,甚至多地与清明同一天过,慢慢地,清明吃茶馓就成了淮安的一种习俗。茶馓质地酥脆,味道香美,颇得人们喜爱。

  4月3日,中央电视台推出《餐桌上的节日》节目,用近5分钟的时间介绍了这款传统名小吃。今天,让我们跟着茶馓的传承人岳云飞师傅,一起看看这茶馓是怎样做成的吧!

  两支长长的竹签,挑起细细的面条,

  三根一股,绕成梳子状,

  放入煮沸的油锅中,

  一个色泽金黄、造型漂亮的茶馓便诞生了!

  走进古镇悠长的石板街,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岳家茶馓第八代传承人岳云飞边做茶馓,边解释其中的工艺:

  炸馓子下锅以后,要梭子型的,这个脊背一定要整齐,油温要到160度左右,170度温度就高一点,150度温度也就低一点了。

  淮安茶馓细如线、黄如金、环环相扣、丝丝相连,吃到嘴里香、脆、酥、甜还略有些咸味,而这美味的背后,其实是用心的制作工艺。

  岳师傅说,别看小小茶馓不起眼,指法、力度、油温……样样皆有学问,一旦差之毫厘,馓子的口味、形状便失之千里。要想做出正宗的淮安茶馓,从配料、和面到最后的炸制出锅,实际上要经历20多道工序,对于手上的功夫要求极高。

  作为一道传统的清明美食,“岳家茶馓”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为了使家族技艺不失传,岳云飞的祖父便在孙子辈中物色人选传承技艺。但由于做茶馓的行当,每天都要同油烟打交道,是苦差事,赚钱又不多,其他人都放弃了这一技艺,只有岳云飞最终坚持了下来,而这一做就是30年。

  岳师傅今年53岁了,他说,自己是从19岁开始干的,在一开始他也曾不想干,那时候爷爷就跟他说,一定把老祖宗的东西传下去。

  为了将这项家族技艺继续地传承下去,岳云飞的儿子岳健锋前几年也放弃了在外地的工作,选择了回到家乡,成为了家族的第九代传人。

  岳健锋说,小的时候不知道有家族的使命感,后来在外地时间长了,也倦了在外面漂的生活。从小便觉得自己该对茶馓做出一点贡献的他便从外地回家,跟着爸爸妈妈学手艺。

  如今,岳健锋继承了茶馓的制作技艺,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承载着淮安人的浓浓乡情,续写着江南饮食文化的传承。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