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9 11:44:34江淮网热:

“春天的味道”——“60后”儿时的美味,你挖了吗?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读到辛弃疾的这句诗,恐怕好多年过半百的人都会想起幼时春季挖野菜的情景。而野菜中,最美味的要数那田埂上、河岸边、草丛里最常见的荠菜了。周二,家住清江浦区海润枫景小区的张阿姨拿起了她的一套挖野菜工具,在大运河边,寻找儿时春天里的味道。

“春天的味道”——“60后”儿时的美味,你挖了吗?

  野菜,“60后”儿时的美味

  张阿姨今年61岁,年幼时,住在城南城郊。每到春天,张阿姨和家里姊妹们在上学之余,总会拿着篮子和小铁锹,挖遍田间地头。三五斤野菜,加上菜地里原本长的蔬菜,全家人就会美美地吃上一天。

  在张阿姨的印象里,春天能吃的野菜很多,有婆婆纳、马齿苋、荠菜、蒌蒿、野菠菜和小蒜等。婆婆纳炒韭菜味道特别鲜,蒌蒿的叶子和茎都能吃,野菠菜吃起来和青菜味儿没什么两样,而挖到了荠菜和小蒜,家里孩子就会乐开花,“荠菜多了,家里就会包饺子,小蒜挖回来,父母亲肯定不会扔掉。而在我们家,小蒜一般会蒸蛋或烧肉,这都是我们小时候最盼望的美食了。”张阿姨笑着回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顿饺子、一顿肉,绝对是人间至美。因而荠菜和小蒜就成了挖野菜的孩子们争抢的对象,“那会一起挖野菜的小孩之间,还因为争一撮小蒜打过架呢。”

  小蒜

  时代变了,爱野菜的心不变

  如今,每年春天挖野菜,凑巧时,张阿姨能喊上一两个儿时的朋友,但很多时候都是张阿姨自己一个人,“现在不少野菜菜场也能买到,很多人都不会花那个闲工夫啦。”而张阿姨随身的挖野菜的装备,也从篮子、铁锹变成了塑料袋和小刀,“时代变了,铁锹也买不到了,就带上家里的小刀来了。”

  野菠菜

  在大运河边寻觅两个多小时,张阿姨随身的袋子里多了几株婆婆纳,幼时记忆里,随处可见的荠菜找了好多地方才挖到了一把,意外收获了几棵蒲公英,张阿姨打算带回去泡水喝,“说蒲公英可以消炎,是个好东西。”而当年最喜的小蒜,张阿姨在去年挖小蒜的地方,找到了稀稀拉拉的几株,“长得太瘦了,我这样挖了,明年就发不上来了,等它们长大的。”对待野菜,张阿姨有着道不出的情怀。

  野菜,好吃也要谨慎

  张阿姨介绍,等到气温上升,河滩上的野生水芹菜、马兰头、马齿苋等将进入生长期,那时候也就进入了挖野菜的高峰期,“这段时间,有空我也到处转转,看看周边哪有未开垦的田地,过段时间再去挖,馋人呀!”张阿姨笑着说。

  婆婆纳

  野菜好吃,但不能乱挖乱吃。年年挖野菜,张阿姨也总结出了经验,挖野菜的地点要谨慎选择,公园里、绿化带里的野菜可能被喷洒过农药,还有汽车尾气的污染,不宜食用,最好选择田间地头里的野菜挖掘食用,“外出挖菜最好跟有经验的人一起挖掘,不认识的野菜不能乱采,如果瞎吃会中毒。”张阿姨说。为了吃安全的野菜,今年,张阿姨在家人的带动下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她在手机上下载了植物识别的APP。张阿姨合计着,下次出去挖野菜时,遇到以前不常吃的野菜,也查一查,“说不定那些野菜有什么特殊功效,挖回来也有用嘛。”

  全媒体记者:伍树燕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