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淮安新港,高耸林立的巨大龙门塔吊一字排开,穿梭的货轮将源源不断的物流、财流源源汇集于此……截至2017年底,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0029亿吨,比去年增长10%,位列全省内河第一,淮安正式迈入亿吨大港的行列;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17.25万标箱,同比增长14.7%。
“要加快淮安港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在2017年实现年吞吐量超亿吨的目标。”早在2015年5月7日,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在视察淮安港时就提出兴建亿吨大港,这不仅凝聚着淮安市委、市政府以港兴业的前瞻眼光和发展智慧,也寄寓了所有淮安港口人梦寐以求的夙愿。两年来,淮安港口人充分发挥水运优势,通过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二类水路口岸开放运行、打造内河集装箱枢纽港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淮安由水运大市到水运强市的历史性转变。
基础设施建设快马加鞭。2017年12月26日上午11时许,“翔宇88”号货轮满载着集装箱缓缓离开淮安新港二期码头,驶向上海外高桥国际港区。这标志着全省规模最大的内河集装箱码头淮安新港二期启用运行,淮安水运外贸航线同步正式开通。至此,淮安形成了对接“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连云港港和上海、长江港口体系的水上开放新格局。淮安市港口局副局长徐成发表示,新港二期、淮阴东城等大型公用作业区的建成,将进一步发挥淮安水运优势,通过京杭大运河、淮河向上游辐射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利用京杭大运河、盐河对接南京、太仓、连云港等沿江、沿海港口,为实现淮安亿吨大港目标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撑。与此同时,淮安还整合港口资源,引导零散小码头搬迁至规模港口经营,实现淮安港吞吐能力超1.1亿吨。此外,“十三五”期间,淮安还将计划投资17亿元,建成淮阴城东、许渡、洪泽富强产业园、涟水新港二期、盱眙港口产业园等一批港口工程,新增千吨级泊位128个,新增港口年货物吞吐能力5000万吨,将淮安港打造成淮海经济圈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河枢纽港。
淮安新港二类口岸顺利运行。去年9月8日下午2点,淮安新港二类水路开放口岸内,“润兴集169”号集装箱船正缓缓驶离港口前往上海港外高桥码头,这意味着淮安港历史上首条外贸集装箱航线正式投入试运行。自2010年省政府批准淮安设立二类水路开放口岸以来,我市积极启动淮安新港口岸设施建设,淮安新港二类水路开放口岸于2015年底通过省政府验收,2016年获得海关监管点证书,具备运行条件,并于近日正式开通。航线的开通,为淮安本地及周边企业提供“属地报关,属地放行”的便利,大幅减少货物运输的手续办理和等待时间,提高进出口贸易效率,为淮安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不仅对振兴淮安经济有重要的意义,对繁荣京杭运河沿线经济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徐成发如是说。
集装箱枢纽港建设如火如荼。去年3月,为助力淮安亿吨大港建设,全力打造集装箱运河水上快线新品牌,由淮安港口物流集团牵头举办的淮安至扬州航线集装箱业务推介会在扬州召开,共吸引中远海等7家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18家内外贸货运代理企业参会。淮安新港港务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周问樵告诉记者,“集装箱发展的优势地位,让港口发展如虎添翼。”近年来,为巩固淮安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市港口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在各种媒体上开展港口集装箱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淮安港知名度。此外,该部门还抓住全省集装箱船舶过闸费减免、政府补贴资金等优惠政策实施的机遇,提请市政府出台扶持港口集装箱发展优惠政策,从2017—2019年,每年由市财政列出800万元用于新航线开辟、标准化集装箱船舶建设、货代补贴等。如今,淮安率先在苏北建成亿吨大港,初步建立起集公路、水运和铁路相结合,多式联运的交通枢纽体系,进一步奠定淮安内河集装箱运输枢纽港地位,为淮安成为苏北交通物流中心、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目前,周边徐州、宿迁和山东、安徽等地货物在淮中转,淮安港已经成为连接苏北、鲁南、皖北的内河集装箱枢纽港。
货源市场拓展如虎添翼。“与公路、铁路相比,水路的综合运输成本较低,而水路集装箱运输因为成本低、效率高、环保、扶持政策好等优势必将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大趋势。”淮安国际集装箱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林介绍,目前,包括井神盐业、实联化工等在内的上百家淮安企业都在使用淮安港的集装箱运输,“陆改水”、“散改集”切实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实现生产型企业和货运企业实现双赢。近年来,市港口管理部门以淮安高铁、城市快速路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引导港口企业加快生产,吸引砂石、钢材等大宗建筑材料采用水路运输方式。其中,通过引导宁淮公路运输集装箱“陆改水”,加密淮安至南京航线,2016年,淮安至南京港运量达1.2万标箱,年增长达5倍。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储运处处长周兵告诉记者,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开展,企业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调整,淮安港口运输的高速发展,对企业原料招标、产品运输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除有特殊需要的客户,我们的产品基本都是通过水运,最高能节约75%的运费,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极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千百年来,运河商船川流不息,如今更是日益繁荣,门机林立的淮安港区正昂着龙头,大踏步地迈进亿吨大港,未来,淮安的水路集装箱运输品牌也必将伴随着一条条“黄金水道”通江达海。
全媒体记者 孔雪 通讯员 赵娟/文
通讯员 赵娟/图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