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8 18:55:39江淮网热:

淮安义工团队:坚守周总理精神 担负起社会职责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曾定下十条家规。这十条家规,从周恩来进北京城开始,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2月28日,在清隆花园社区,淮安义工团队的志愿者在向留守儿童讲述周恩来的故事。

  人心暖意融融

  “必须给淮安义工团队点赞!”清隆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春风说,这几年,团队除了不断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捐资捐物外,还带领社区网格员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这不,过两天是元宵节,今天他们就来了。”

  主题演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童年周恩来的家庭家教家风》、合唱《纪念伟人周总理》、舞蹈《大鸾雄姿》……淮安义工团队组织的节目朴实而精彩,观者入神而动容。

  “原来翔宇大道的‘翔宇’是取自总理的‘字’呀,”11岁的周阳告诉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总理童年时立下的“面必净、发必理、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正;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以后也是我每次出门前必须做到的。”

  67岁的杨立华老人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没能赶回来,只有自己和孙子在一起,本想看场电影,却也因为不打折的票价而放弃,“看着小孙子看得这么开心,也算弥补一下心里的遗憾。”

  践行恩来精神

  春节前后,淮安义工团队分批次在涟城镇、北吴集镇、张集镇等敬老院举行了以“践行恩来精神”为主题的各类志愿活动。

  淮安义工团队成员、淮安网公益慈善版主陈风云向记者介绍,成立于2012年的淮安义工团队一直以来以周恩来的大爱、无私奉献精神为宗旨,每年多次到各县区敬老院和部分社区举办献爱心活动、捐款捐物。陈风云认为,总理精神尤其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更应在总理故乡的学子心中扎根发芽,“为此,我们义工团队还将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在当地关工委的配合下,多次赴周恩来纪念馆,瞻仰总理丰采,学习恩来精神。”

  据介绍,淮安义工团队现有成员近600名,均是来自基层的普通群众。淮安义工团队成员、淮安永兴包装有限公司的胡勇向记者回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跟着义工团队去淮阴区赵集镇看望一位辍学少年,让他触动很大,“上初中的孩子无法念书了,让人看着挺着急的,”他说,虽然现在生活富足了,但还有一些困难的人需要帮助。

  担起社会职责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退伍军人、淮安义工团队秘书长、淮安同胜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铜生。“这是丁集敬老院,这是席桥敬老院,这是五里敬老院……”一张张珍藏的照片,留下了王铜生与孤寡老人携手微笑的一个个瞬间。

  从2012年到现在,王铜生从做义工到成为淮安义工团队的秘书长,公益之路爱心满满,从未止步。“做义工是因为我是退伍军人,帮助他人理所应当,”王铜生说,原本义工团队只是开展一些常规爱心活动,逢年过节和老人一起包饺子、唱戏,帮助老人打扫宿舍,给老人理发、剪指甲。

  “爷爷做志愿者,我也做志愿者,做好事。”王铜生坚持公益的事迹感染着身边人,尤其是其家里人。现在,王铜生的儿子和孙子空闲时也会跟着他去做义工。“有人说我们是做表面文章,我回应说表面文章总是要有人去做的,”王铜生说。

  全媒体记者 费欣宇 通讯员 卢士勇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