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话剧《纤夫》中再现1958年周恩来总理指挥黄河抢险时感人至深的一幕:周总理和纤夫一起喊着纤夫号子,齐心协力拉纤保护大堤;波涛汹涌,狂风大作,总理与抗洪群众用身体筑起一道坚固的人墙……悠悠黄河水,拳拳赤子心,两个甲子的岁月,人民始终忘不了的是:
1、总理留给共和国永恒的“纤夫的爱”
面对天灾、人祸和疾病,总理始终信仰坚定、作风严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拉着共和国命运之船奋力前行,总理把对共和国的爱、对人民的爱通过一根纤绳传递下来。
纤夫,自古以来是长江、黄河上的“活化石”,他们是大无畏精神的象征。巴山蜀水,地势险峻,山路崎岖十八弯,上行船只全靠船工拉纤缓行。他们手拉纤绳,在崎岖的山路上缓缓前进。汗水浸湿了他们踏过的石块;作为古老船运的动力之源,纤夫们从未向崎岖的山路低头,从未向炎炎烈日低头,从未向脚下的湍急流水低头。所以,纤夫也是大河运输特有的文化符号,是负重前行的象征。无论急流还是险滩,无论狂风还是巨浪,纤夫始终勇往直前,凭血肉之躯承载千钧之重,血汗并流,毫无退路可言。
纤夫拉纤,无论是顺水,还是逆水,都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前行。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自然灾害,周恩来把自己比作纤夫,誓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同灾害斗争到底、坚决拉着共和国命运之船奋力前行,体现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必备的坚强党性。即便是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忘初心,“我多么希望能拉着共和国这条大船继续往前走啊!”这是多么深重的“纤夫的爱”啊,是一种对共和国和对人民的大爱!
2、弘扬纤夫精神是对总理最好的缅怀
话剧《纤夫》中,周恩来总理作为党、国家和人民“纤夫”的光辉形象,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党员干部。遥想当年,由于交通的不发达,百舸争流的黄河承载着大宗的煤、木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运进运出,纤夫无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躬着身子,挽着僵绳,一步一步,甚至用磨出血泡的双脚一瘸一拐地往前迈。每当逆水行船或遇上险滩恶水时,要靠纤夫合力拉纤,更要靠空谷回荡的号声凝心聚力。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华夏儿女不畏艰险、不屈不挠、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周恩来总理与黄河纤夫并肩作战、同心协力、血肉相连的黄河抢险场面,见证了人民总理为人民的崇高情怀。
纤夫精神是中华名族不屈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纤夫精神是负重前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著精神;纤夫精神是锐意进取、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纤夫精神是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
总理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深深地铭刻在各族人民的心里。作为后人,我们纪念周恩来,不仅仅是一种缅怀,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弘扬纤夫精神就是对总理最好的缅怀。
3、当好“纤夫”建设好总理家乡
作为总理家乡的淮安,一座长江三角洲北部漂浮在水上的城市,运河水更是犹如母亲的乳汁福泽淮安人民。悠悠运河绵延着淮安人民包容天下的慧心、崛起江淮的决心。作为新时期淮安人民,更要喊响纤夫号子,拉好纤夫绳子,弘扬纤夫精神,增强拼搏意识。
纤夫号子则是纤夫生命的呐喊与放歌,是团结奋进精神的象征。一条船在河上,需要纤夫齐心协力,随着纤夫的号声,步步前行,一颗汗珠摔八瓣,一根纤绳行千里。民谣里这样形容拉纤的场面:脚蹬石头手扒沙,当牛做马把纤拉。纤夫将身体弯成一张弓,表达对大地的敬畏。拉船的纤绳将宽阔的肩膀勒出一道道血印,勾勒出一曲敢于向命运抗衡的赞歌。
喊好“号子”,就要有听党指挥、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纤夫所到之处号子震天响,随着号子的呐喊,他们奋力拼搏,激昂的号子声,就像一根“指挥棒”,为前进的道路指明方向,激发无限活力。
拉好“纤绳”,就要有负重前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著精神。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两聚一高”、实现“两大目标”,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需要淮安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拉紧纤绳快步走,干在实处、落在实处。沿着既定的目标方向,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拉好“纤绳”,就要有锐意进取、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绳在哪儿人在哪儿,绳往哪儿劲往哪儿,咬紧牙关,犹如纤绳勒进血肉,砂石划烂脚底,也要锐意进取、永不放弃。时刻明白自身的责任担当,时刻心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努力为党和人民执好政、用好权。
拉好“纤绳”,就要有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一根纤绳凝聚了一支队伍的劲,无论你是谁,无论高矮胖瘦,只要手握着绳,就应该全力朝着一个方向使劲。纤夫之所以能拉着船只行走在充满险滩急流的岸边的就是你帮我、我帮你、互相团结、彼此一心的强大力量。淮安的跨越发展,淮安的包容崛起迫切需要全市人民上下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形成合力。
当好淮安新时期的合格“纤夫”,就是要象周恩来总理一样坚韧不拔、鞠躬尽瘁、脚踏实地拉着淮安这艘扬帆起航的大船,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凝聚起更加强大的发展力量,弘扬“包容天下,崛起江淮”的新淮安精神,勠力同心,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吴秀荣:淮安市委党校副教育长、教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