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1 17:38:16江淮网热:

带着新娃回家过第一个新年,感受家乡新变化

  一年又一年,回家过大年。作为在淮安打拼生活的盐城人,小编今年已经是第五次赶回老家过年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我带着刚满月的儿子第一次回家团圆,那心情、那意义必定非凡。

  都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不管是在回家的路上,还是与家人团聚时,小编感受到了家乡许多喜人的新变化,让人欣慰不已。

  一条大道 改变了家乡的命运

  大年三十上午,从淮安家里出发,上高速,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我的家乡盐城大丰区境内。一路上,儿子睡得很熟,没有哼唧一声,心里甚是窃喜。有人说车里的环境和婴儿在母体里的环境有点相似,所以婴儿坐车一般都会睡得很香。

带着新娃回家过第一个新年,感受家乡新变化

  刚下高速迎面就是著名的荷兰花海。继续向前几公里,向东拐进一条名为“通港大道”的宽阔省道,正是这条省道改变了我家乡的命运。

  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我还在上小学五年级,一天突然发现不少邻居家里都住进来了许多外地人,他们每天都会在我家门口不远处开河取土——通往大丰港的要道“通港大道”开工了。

  后来的几年里,从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到现在的十车道,“通港大道”一拓再拓,一度成为整个大丰最宽阔、最漂亮的道路。

  与此同时,大丰城区也顺着这条路的两侧向东延伸,我所在的村庄被划进了城东新区,经过几年风风火火地征地、拆迁和建设,原本的村庄转眼变成了城市,几百户村民住进了现代化的小区,村也变成了社区。医院、学校、商场、酒店、公寓、写字楼、体育馆等亦如雨后春笋。

  一沓红包 折射出了百姓的好日子

  儿子一到家,闻讯的亲朋好友都陆续赶来,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小宝宝。一个个红包也随之飞进了我们的房间,不一会儿就有了厚厚一沓,打开一看都是四五百、上千,让人幸福感爆棚。

  “这两年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腰包都鼓了,红包也就跟着鼓了,生你的时候最多也只有20块,二十多年涨了二三十倍。”父亲说,自从征地拆迁后,老百姓们不仅仅获得了补贴、住上了新房,还都在家门口的企业和工厂里找到了工作,“年轻人在高新区的电子厂上班,年纪大的就在各个小区里做保洁,都有收入。”

  不仅如此,政府还陆续为失地农民办理城镇户口,农民全部变身为城镇市民,享受城镇市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失地后如何生活,政府还出台了养老保险照顾政策,只要个人一次性交纳几万元,政府再补贴大头,60岁以后就可以每月领取养老保险了。

  一张全家福 拍出了“划时代”意义

  大年初二,借儿子满月的名义,我们一大家子吃了一个团圆饭。大家边吃饭,边在群里抢红包,好不热闹。

  由于平时大家都奔波在外,全家24个人难得聚齐,所以吃饭前我们拍了全家福,这张全家福可是具有特定的“划时代”意义。

  “划时代”意义要从上世纪初说起。民国六年(1917年)南通张謇、张察创办“淮南草堰场大丰盐垦股份有限公司”,招南通、海门人来此废灶兴垦,开辟了大丰东部的广大地区,种植棉花,开办纱厂。

  我的爷爷就是那时,跟着我太爷爷从南通海门来到了大丰定居,刚来时我的爷爷就和我儿子一般大。据说当时地多人少,5个大洋换一亩地,可以随便圈哦。

  如今,100年过去了,算上我儿子已经是在大丰定居的第五代,而且是第五代四个堂兄弟中最后最小的一个(我们家说好都不生二胎哈)。如此一来,全家第三代到第五代全部齐了,所以说这张全家福很有“划时代”意义嘛!(全媒体记者 陆春涛)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