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2 12:17:40江淮网热:

2017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怎么样?看这里

  2017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两聚一高”、推进“两大目标”,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市的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017年,全市实现GDP3387.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9.4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412.39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635.60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0:41.7:48.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高出二产6.6个百分点。年末常住人口491.4万人,增加2.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1.3%。人均GDP69103元人民币,增长6.9%,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235美元,突破1万美元。

  二、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单产总产实现双增

  2017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990.57万亩,比上年增加0.59万亩;粮食总产467.56万吨,增产9.01万吨;粮食单产为每亩472.01公斤,增产8.82公斤。其中,夏粮总产为173.96万吨,增产3.39万吨;秋粮总产为293.60万吨,增产5.62万吨。

  三、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7.9%,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7%,轻工业比重较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37.5亿元,增长10.2%;实现利润总额377.6亿元,增长11.3%;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收窄,亏损企业数同比减少23个。去产能取得实效,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下降2.2%、3.6%。减煤、单位GDP能耗下降等任务顺利完成。

  “4+2”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增长11.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4.6%,其中电子信息、食品、特钢与装备制造、盐化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产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时代芯存、比亚迪智能制造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淮安,德淮半导体、澳洋顺昌、敏安电动汽车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加快建设,工业特色产业加速集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四、投资规模稳中向好,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

  2017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3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工业投资1715.68亿元,增长13%。民间投资占比继续提升,全年完成民间投资2045.15亿元,增长14.8%,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2%,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59.01亿元,增长23.6%,其中城市建设完成投资165.23亿元,增长83.2%,内环高架完成投资37.22亿元、高铁商务区完成投资近20亿元,对城建投资增长支撑显著。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03.06亿元,下降5.7%。商品房销售面积(网签数)923.9万平方米,下降14%,其中商品住房销售面积751.8万平方米,下降18.9%;商品房销售均价(网签数)5574元,增长20.1%,其中商品住房销售均价5140元,增长19.4%。2017年末,全市商品房可售面积(网签数)873.33万平方米,下降0.14%。

  五、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201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70.07亿元,增长10.9%,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7.02亿元,增长6.4%。按消费类型分,批发和零售业全年实现零售额1083.65亿元,增长10.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3.44亿元,增长7.5%。

  从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类值看,吃穿用类消费增长平稳,食品类消费增长1.6%、服装类增长2.1%、日用品类增长6.1%。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分别增长19.3%、17.6%、13.5%。汽车销售贡献突出,实现汽车零售额166.4亿元,增长21.5%,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8.5%。

  六、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质态提升

  2017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6.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出口30.03亿美元,增长13.6%;进口16.33亿美元,增长103.2%。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863户,较去年同期增加54户。外资企业支撑明显,进出口额31.7亿美元,增长46.4%。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49.9%,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39.6%。

  全年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1.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利用外资质态提升,新设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7个,其中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项目20个;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占比达56.5%。

  七、财政收支结构改善,金融贷款增速较快

  2017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6亿元,税收收入177.06亿元,税收占比达76.8%,较上年提升2.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2.51亿元,其中民生类支出334.2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3.9%,较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

  20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432.67亿元,增长12.0%,其中住户存款1483.1亿元,增长9%。人民币贷款余额2789.29亿元,增长21.1%,其中:大型企业贷款132.88亿元,增长27.3%;中型企业贷款755.44亿元,增长24.2%;小微企业贷款611.12亿元,增长21.9%,小微企业贷款占企业贷款总额的40.8%。

  八、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就业形势相对稳定

  据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结果,2017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34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从收入结构看,人均工资性收入14595元,增长9.7%;人均经营净收入5134元,增长7.9%;人均财产净收入1713元,增长13.1%;人均转移净收入3492元,增长9.8%。从常住地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6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1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3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2.12:1缩小为2.1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2017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1万人、再就业5.8万人,扶持城乡自主创业近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2%。新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4.93万户,增长16.6%,日均登记注册135户;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1.96万户,增长14.9%,日均登记注册54户。

  九、物价水平低位运行,食品价格略有下降

  2017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9,比上年上涨1.9%,物价水平继续保持低位运行。八大类商品“七涨一跌”,其中衣着涨3.1%、居住涨3.4%、生活用品及服务涨3.0%、交通和通信涨2.6%、教育文化和娱乐涨1.9%、医疗保健涨0.9%、其他用品和服务涨5.0%、食品烟酒跌0.2%。食品类价格指数出现2002年以来首次下降,主要原因是占食品权重较大的鲜菜、畜肉、蛋类等价格分别下跌了3.8%、3.4%、7.5%。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