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锣鼓”又称武昆,是清朝皇宫和漕运总督府音乐流传至老淮安民间,同老淮安盛行多年的昆曲相融合,并加入锣鼓打击乐器而形成的老淮安特有的民间音乐。
“十番”的曲牌共有20多种,音乐分为三个声部:第一声部是器乐曲,第二声部是唱腔,第三声部是打击乐。乐器有笛、萧、笙、琵琶、二胡、京胡;唱腔的唱词文学性较高,大部分是反映人们健康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词句;打击乐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等,节奏稳捷,轻重分明,各件乐器交替打出各种点子,具有独特性。
老淮安曾有十几支演奏“十番”的民间团体(俗称堂子会)。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的“都天会”和五月初一的“东岳庙会”,各个堂子会召集所有的艺人结队,走街串巷,最后汇集到“东岳庙”打擂台。
老淮安“十番锣鼓”不同于普通的民间音乐,它受老淮安地理、气候、环境和语言形象所制约,源于宫廷的昆曲音乐,加上了10件打击乐的渗入,强调了演唱演奏的音效,蕴涵着古老江淮一带的生活风俗,节奏以中慢板行板较多,锣鼓曲牌、音效、语气感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韵味十足,给人以美感,锣鼓点子的节奏平稳舒缓;唱词贴近生活,寓意深刻明确。其中的《咏花》、《咏蝶》反映了古城园林般的春季美景,《金盆捞月》则是劝导男子要正直、勤学,不要去烟花之地。“十番锣鼓”中的点子舒缓平稳,渐进有序,听来高雅至致。
老淮安“十番锣鼓”的有形文化遗产根源就是漕运总督府(署)。清朝年间的老淮安城内,凡府署官员家中贺寿、庆典,祭祀等重大活动,都要演奏“十番锣鼓”,一时间“十番锣鼓”成为了不入寻常百姓家的上乘音乐。漕运总督府设在老淮安,给古城老淮安带来了繁华的经济,同时它孕育了老淮安“十番锣鼓”,使它在这块繁华的土地上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老淮安“十番锣鼓”也丰富了那个年代人们的艺术生活。
清朝末年,清朝颁布停漕改折的命令,漕运总督府的职能也随之撤消,老淮安“十番锣鼓”也渐渐销声匿迹。抗日战争爆发,老淮安城内已经没有一支团体能演奏“十番锣鼓”,而曾经演奏的艺人或辗转流离或下海经商,“十番锣鼓”几近绝迹。
近几年,为抢救这一特色文化遗产,淮安区政府十分重视,已由区文化部门组织专业人员作抢救性发掘整理,搜集整理了《金盘捞月》、《咏花》等20多部曲目,并组成10多人的民间表演队伍,使这一“声音遗产”重现天日,得到保护和传承。
2007年4月,老淮安“十番锣鼓”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2008年元月,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