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年75岁,他的学历是初中一年级,但怀着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他苦心翻阅资料,数次走访实地,潜心练习写作,用五年时间,写出30余篇10余万字怀念周总理的作品。老人名叫朱树森。
“只想送上我深深的思念”
朱树森,中共党员,1943年7月生,1959年读淮城农中,1965年退伍后,被安置在淮安县(现在的淮安区)手工业局经理部任办事员,1970年开始在淮安县医药公司工作,2003年7月退休。本该享受安逸生活的他却开始不安心了。“日子很幸福,天天好心情。闲暇时光,总是回想起当年生活过的地方。”儿时记忆中的淮城老街古巷,在朱树森脑海里越发清晰起来。
生活在周总理故乡地,又住在周总理故居不远处的巷口。朱树森工作38年,几乎每天都从周总理家门前经过,驸马巷的石板路上留下他多年的脚步和生活的记忆。而朱树森姐姐的住处和周总理家院仅一墙之隔,与周总理的亲属邻里相识,共处多年,结下了深深的邻里情缘。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姐姐家远离运河取水不便,周边邻里生活用水全靠周总理家的大井水。百年老井水清亮甘甜,给周围邻居带来许多方便,每次看到这口井,我们对周总理的深情念想就增多几分。”朱树森说,2018年是周总理诞辰120周年,几年前他就萌发出这个念头:通过文字抒发出家乡人民对总理深深的思念,以此纪念敬爱的周总理。
“怀念总理之情永驻心间”
“我入伍之前在报社印刷厂做过排字工,入伍后经常写日记,有点写写画画的爱好。”凭着这点基础,几年前的朱树森开始了文字创作。
写作对于70岁的人来说,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文化水平较低的朱树森许多字都已经忘记了怎么写。“写出来的文章投向报社,经常石沉大海。”朱老说,他后来找到报社,向编辑请教,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开始重新学习写作。回家后,又借来许多文摘刊物,细细摸索文章段落如何转换,如何开头结尾。为了学习词句表达,他经常跑到书店买书,像一名小学生,重新去学习。
他一次次走进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等处,一次次和姐姐等亲属邻里聊天,挖掘历史和人物的故事,终于写出第一篇关于周总理的文章《西花厅香满古城》。“今日的淮安西花厅,海棠花还是如北京西花厅海棠花一样,透过雅素粉白的花瓣,阵阵香气飘满古城……”经数次修改完善,文章于2012年在《淮海晚报》刊登,这是对朱树森极大的鼓励,更坚定了他写下去的信心。
这几年,朱树森经常白天到周恩来纪念地,感悟总理伟大的一生,晚上收集素材落笔,“周恩来故居情深满屋暖古城”、“桃花垠湖畔绚丽古城”、“驸马巷美传童年周恩来宝应省亲往事”、“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心底怎么能够忘记”、“周恩来心系新安旅行团”、“周恩来思乡之情”等饱满深情的文章频频见著报端。他因此被市文联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成为市政协特聘文史委员。
“我只是一心想把周总理的光辉形象,把故乡人民对他的思念之情,写给万千百姓看,让怀念总理之情永驻心间。”
“希望能将周总理精神发扬光大”
2012年至今,朱树森共写了30余篇关于周总理的文章。
写作有没有为他带来经济收入?没有。由于不会打字,朱树森的文章全靠手写,但要投稿,就只能去打印店花钱请别人帮忙。“一篇稿子从60元到100元不等,一年下来,打印费不少于8000元。”朱树森平时省吃俭用,在打印上却从不吝惜。
为了写一篇文章,朱树森需要不断去寻找,不断去走访。有几次从外面回来,他停下车就奔回家写下收集到的素材。写完了才发现电动车被偷,因为忘了锁车。埋头写作,熬夜是经常的事,有时候,半夜突然想起一个好的思路,爬起来就写,冬天再冷,也要坚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从未想过退缩。
朱树森前几年在淮阴师范学院找了一份工作,学院的老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给了他很多支持和关心。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研究中心教授徐贵权评价道:“朱树森先生仅有初中文化程度,撰写的文章字里行间却充溢着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和那由衷的情之真。朱树森先生的努力,感人至深。”
今年,朱树森从自己的作品中选出28篇,出了本简易书《故乡情》,献礼周总理诞辰120周年,目的是为了怀念总理和向总理学习。采访结束时,朱老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带着这本书走进学校,走进军营,宣讲总理故事,将周总理精神发扬光大。”
(记者 陆彦平 通讯员潘晓洁)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