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小使者”、“关门小卫士”、“早晨领读员”、“课间小警察”……开学一个多月,一年级小朋友逐渐适应了小学生的角色,好多孩子的嘴里冒出了这些新鲜又可爱的词,让家长感到很新鲜。记者近日从市区几所小学了解到,过去一个班仅有少数孩子可以当选“班干部”,如今,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几乎每个小学生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头衔”。
“妈妈,我当上‘桌长’了。”十一长假之前,刘女士在天津路小学读一年级的女儿回家之后兴奋地告诉她。一时间,刘女士没搞清这个“桌长”是个什么职务,听女儿描述了半天,她才大概了解。原来,“桌长”的主要职责是中午在学校“代伙”的时候维护一个小组的桌面清洁,提醒同学不要浪费食物。看到女儿对这个小岗位既新鲜又积极,长假里也对上学充满了期待,刘女士也很开心。
“我们读书的时候,班级里一般会有班长、组长,各门课的课代表,现在小学生的头衔可复杂多了,光听名字有的都搞不清具体是做什么的。”刘女士说,这些头衔不仅听起来有意思,也挺能锻炼孩子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
记者从市区几所小学了解到,除了像刘女士女儿这样的“小桌长”,很多班级在传统的各科课代表、班长、路队长基础上,又设了十几到二十几个不等的小岗位。劳动工具、饮水机、图书角……班级每个角落都有专人负责,另外还有读写姿势提醒员、眼保健操小医生、礼仪监督员等,可谓五花八门。很多岗位还有可爱的名称,比如“课间小督查”、“黑板美容师”、“节能小使者”等等。
市实验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曹老师告诉记者,她的班级里目前设有12个岗位,每个岗位的学生人数不一,有的是一个人,有的则有五六个人。大多数孩子都有自己需要负责的工作。再加上定期轮换,所有学生都可以体验到为班级工作的乐趣。有意思的是,班级具体设置哪些岗位,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定的,岗位叫什么名称,每个班级可能也不太一样,但负责的内容大概差不多,都是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安排岗位时,老师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和意愿来确定,比如让细心一点的孩子来管理班级图书,活泼调皮的孩子担任“课间小警察”,监督小朋友不追逐打闹、及时制止不文明不安全的课间行为。“这样孩子就首先要约束好自己,再去提醒别人。”曹老师说。
在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一年级班主任陈丽老师的班上,岗位则由老师提出,之后逐步向师生共同商定并逐步丰富、学生自主确立过渡。设置岗位之后,老师还会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帮助学生了解和履行岗位设置的作用、岗位的名称与岗位职责的对应关系。一年级的上学期,主要是让学生形成在岗位上为班级做事,为同学服务的意识。为了让学生记得住自己的岗位具体要做什么,除了以身示范、口述传授外,老师还会用一些儿歌童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黑板美容师”要记住“黑板功劳大,助我学习忙,我当美容师,帮它把脸擦。”
陈丽认为,小岗位的设置能够树立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他们自我管理和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在做好一件件小事情的同时,孩子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荣誉。“老师们也在不断实践、思考和学习中,跟一年级孩子一起在岗位中成长。” ●班级小门卫:每天早晨打开并固定好教室前、后门,放学及时锁门;负责保持教室门的清洁;遇有大风、暴雨雪等恶劣天气及时关门;保持教室前、后门畅通,随时清理挡门的桌凳及杂物。
●窗台清洁员:每天早晨打开窗户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新,放学时及时关窗;遇有大风、暴雨雪等恶劣天气及时关窗;负责窗台的清洁工作。
●讲桌清理:每天早晨、中午把讲台、电脑桌擦干净并维持其一天的清洁;负责将讲桌上的物品摆放整齐。
●黑板美容师:课间及时清洁黑板;负责黑板旁“课程表粘贴板”的清洁,每天用干抹布擦拭。
●地面监督员:每天检查教室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内的地面整洁,随时将纸屑杂物等拾起,放进垃圾桶内;提醒同学们不乱扔纸屑、杂物。美术课后及时清理好桌面,将废纸投入垃圾篓(桶)。
●课桌小督察:每天上午大课间和放学时负责检查同学们桌洞是否整洁,无纸屑等杂物;课间检查每位同学桌面上的学具摆放是否整齐。负责教室内桌凳摆放,课间及时调整桌凳,随时保持桌凳整齐;放学后负责把桌凳摆整齐。
●清洁区小当家:每天早晨、中午检查班级清洁区地面是否有垃圾、墙面是否有灰尘,并负责清理干净。
●课间小警察:负责课间监督小朋友不追逐、打闹。及时制止小朋友不文明和不安全的课间行为。
●节能小使者:负责每天下课及小朋友们离开教室后关闭教室的灯,并在老师上完课后协助老师关闭投影。
●领读员:周一到周五早晨7:30到校,带领小朋友们进行晨读。
●值日班长:周一到周五早上和下午到校,监督小朋友们早上大声读书,下午安静地读书、写字。
●教室财物管理员:负责教室公共财物的安全,阻止破坏行为;有物品损坏及时报修。(记者 姜晴)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