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淮安网(www.xhuaian.com)讯: 记者昨日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我市在全国首创的“互联网+捐赠”阳光慈善运作新模式——“阳光慈善网”的创新实践及相关办法,为日前全国人代会表决通过的《慈善法》(草案)提供了重要案例和实践依据。
据了解,《慈善法》(草案)中关于互联网募捐的部分条款,借鉴引用于淮安市《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实施办法》“各类慈善组织要通过自身官方网站和淮安阳光慈善网进行信息发布”等条款。由于此前淮安的经验做法被江苏省民政厅重点推荐给民政部《慈善法》草案起草组,日前,淮安市作为地级市代表,受邀参加了《慈善法》(草案)的座谈会,专家们认真听取了经验做法,并给予高度肯定。
2015年3月,时任国家民政部副部长邹铭来淮考察,现场调研并充分肯定“淮安阳光慈善网作为一项重要创新,有效规避了网络募捐的缺陷,过程公开透明,实现了抽象慈善到透明慈善的转变;弘扬了慈善的理念,实现了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淮安阳光慈善网”于2013年8月正式上线,同年12月,民政部官网以办公厅名义刊发题为《江苏淮安首创“阳光慈善网”慈善运作模式》的长文推介。2015年4月,该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核,成为首个获得国家专利的慈善信息化平台;2015年被评为“智慧江苏建设重点示范工程”项目;江苏省第三届“江苏慈善奖”将该网评为2013-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创新创优项目三等奖。
“所有善款来有影去有踪”在该网站已全部得到实现。目前,该网与时俱进,及时对接新的网络传播工具,近日开发出微信捐助模式投入运行。可登陆该网站将求助扫描成微信传播,并做到内容无法更改,微信捐款仍到原定账户,实现了微信和网站的高度融合。此举既解决了可能出现的网络诈骗让“爱心受伤”,又避免了私发求助因缺乏权威性而得不到网友响应和信任的“尴尬”,同时也解决了《慈善法》草案中“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与现实中不能完全胜任的矛盾。
截至目前,网站点击率超过2万人次,发布求助贴和慈善信息1700余条,救助约3500人次。(记者 叶列 通讯员 卢士勇)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