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淮安网(www.xhuaian.com)讯: 从“十三五”规划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学在淮安”高位发展的具体内涵和路径是什么?全国人大代表、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接受记者专访。
张元贵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学在淮安”教育品牌,希望树立品牌战略,来促进教育发展。“学在淮安”的品牌,它的特征就是三句话:“人人学有其所,人人学有所得,人人学遂其愿。”这个品牌内涵有四个方面,就是打造在淮安学、来淮安学、为淮安学,将来我们还要追求向淮安学。在淮安学,就是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发展普惠公平、优质均衡、特色多样、创新发展的教育,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来淮安学,即希望通过打造“学在淮安”品牌,吸引八方学子来淮安求学,从而提升淮安作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和辐射力。为淮安学, 要为淮安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淮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向淮安学,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总结凝练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先进教育理念、优秀管理模式、教育教学实践内容,形成比较成功的管理经验,形成向外辐射和带动作用。
对于家庭困难的孩子,怎样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张元贵说,淮安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总数是80.31万人,2015年财政经费资助16.6万人次,资助总金额是2.95亿元,用2.95亿元除以16.6万人次,平均每人次一年受助的金额是1778元。淮安在资助困难学生方面,已经连续五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先进集体。“进入‘十三五’,按照中央的教育扶贫政策,我们会做得更好,”张元贵说。
张元贵还建议,逐步建立区域内基础教育教师编制动态调控机制。在动态调控中,要综合考虑城乡教育、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需求和校际发展差异,逐步化解教师的学历、学科、性别、年龄、职称等结构性矛盾,形成区域教师配置一盘棋、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记者 杨尚/文 管伟法/图)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