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城市的成长进程,更展示在这座城市塑造魅力、彰显气魄的华丽舞台。沿着历史的足迹一路走来,今日的盱眙几经聚变华丽转身,发展成为文化旅游城市、人文魅力城市、生态文明城市。五年来,我县紧紧围绕“总量再翻番、苏北进十强、创建县级市、提前达小康”四大目标,创新城市发展思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城镇配套功能,较好地完成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独具“山水特色、田园风光、现代气息”的盱眙城乡特质初步显现,新型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城乡规划布新局
“十二五”以来,我县多次学习“城市规划与发展”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城乡规划先进经验,会办城乡规划修编、城市馆布展及道路改造等事项,县委书记李森指出,城乡规划修编的目的就是要协调好趋势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以融入城区、依托城区、互补城区为修编的指导思想,以城镇化标准来打造四个乡镇,进一步明确四个乡镇的定位,通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的打造,使四个乡镇与城区联系在一起,融入一体。
今年年底,我县在完善专项规划和特色规划编制工作基础上,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评审成果。启动了城市绿道系统规划,先行实施的天龙山周边绿道建设已完成一期工程,体育公园对外开放。提及体育公园,县诗词学会朗诵艺术部主任谭昌奎曾作诗《赞盱城体育公园》:“依山傍水建公园,散步健身空气鲜。岸柳婆娑筛倩影,格桑烂熳竞娇妍。彩胶曲径坡缘走,翠微云端鸟语喧。流尽长淮湖艳丽,人欢鱼跃绽红莲。”市民王某也说:“自从以前的象山重新建成了现在的体育公园,空气好,景色也好,一面是山,一面是水。我们住在城北这边,每天晚上吃完晚饭都要来象山溜一圈。有自行车道,还有慢跑道,真的是城中公园啊。”
结合盱眙山水特色打造“都市望乡”项目,目前“都梁花海”项目已建成使用、“城市桃园”和“生态湿地”项目完成规划设计、“大明湖西侧花海”项目正在建设,城市的乡村气息、田园风光更加凸显。
五年来,我县城乡规划编制不断强化。住建局办公室负责人张太嵩向记者介绍了“十二五”以来,我县在城乡规划编制方面不断取得的新进展,“按照城乡融合、全域景区化要求,我们先后完成洪武大道以西都梁大道以东片区、金源北路以西宣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了编制工作,这样边实现了城区控规全覆盖。另外,我们还启动了城市特色空间规划、天际线与建筑色彩规划、淮河北路沿山一侧保护性规划等特色规划,开展了供水及排水规划、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城乡统筹规划方面,我们主要是对各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和编制,实现了村镇规划全覆盖。”
城乡环境展新颜
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建一个城市不容易,管好一个城市更不容易。为此,盱眙县城管局在“十二五”期间,结合全局工作实际,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继续坚持“理性执法,柔情管理”的创新举措,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十二五”以来,在“大景区”的理念指导下,淮河大桥桥头景观改造、大明湖景观提升、高速路东出入口景观绿化工程、宁宿徐高速北出口绿化及亮化工程、沿淮风光带景观提升、城区沿街开墙透绿、滨河生态公园宝积山段建设、第一小学对面小游园、淮河镇沿街市容景观提升、古桑乡疏港路路口景观提升等特色亮点工程相继建成,城乡面貌得到显著改观。通过公共绿化景观和街头绿地的打造,城区绿化面积大幅增加,绿化品位档次不断提升。“显山、露水、透绿”的宜居宜业生态盱眙已初步打造形成。
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村庄环境全域整治并通过市级验收。完成鲍集、河桥、旧铺等3个典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启动黄花塘等8个农民集中居住示范区建设。成功创建天泉湖镇天泉小镇、管镇镇崔岗村崔岗小区、盱城镇新华村等1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王店乡陡山村被评选为2014年度省美丽乡村。
山水盱眙有滋味,城乡环境展新颜,“十二五”以来,我县重点抓好城区保洁和城乡垃圾清运工作。在保持东西两个城区路面保洁格局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互帮互助、共享共进的“比、学、赶、帮”活动,对分管负责人进行“换防”,对调整后的片区、路段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保洁质量要求,不断推进道路保洁精细化。继续加大对人行道以外的绿化带以及商铺店铺门前公共区域的保洁力度,并专设保洁人员,进行常规长效保洁管理,使保洁作业有了新的延伸,做到横向到边无死角,纵向到底无缝隙。
环卫工人朱德萍正在西山路边清扫垃圾,“我们哪天不要扫个四五遍啊,早晨、中午、晚上各一遍,上午和下午还要再来看看,生活垃圾啊,还有落的叶子啊,都要扫,垃圾箱满了,还要通知人来运,我就负责我这条路干干净净的就行。”
为了实现垃圾清运全覆盖,抓好车辆及中转站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我县对重点存在故障的设施,及时修复,保障垃圾中转站安全运转,抓好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工作。尤其是乡镇垃圾转运人员,每部车辆日均行驶里程达400公里,较好的完成了垃圾清转运工作,目前已实现了全县乡镇垃圾中转站集中转运全覆盖。此外,渣土全天候管理,进一步加大了管控力度,实行渣土审批全覆盖。渣土办联合交警部门,对城区出土工地进行暗访,对在建工程列出清单,结合数字化城管,建立24小时全天候巡查制度,杜绝未审批的渣土外运,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在建工地形成威慑力,促使其规范出土,杜绝车轮带泥、抛洒滴漏现象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我县渣土监管工作水平。
长效管理创新招
城镇环境管理最大的难点在长效,群众最反感的是突击式、运动式、应付式的管理方式,最期盼的是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长效管理机制。近年来,盱眙县委、县政府为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硬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实施,着力抓好四举措推动城镇长效管理良好运行。长效管理工作已形成“日巡查、周督查、月考评、半年总结、全年奖惩兑现”的良好运行机制。乡镇已基本做到“五有”,即:有人抓、有队伍、有制度、有投入、有效果;城区基本实现“四化”,即:卫生包干日常化、门前三包责任化、交通秩序规范化、督促检查长效化。
“自从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以来,长效办每个月总会有几次突击检查,他们不仅会检查我们镇里是不是有违章的建筑、集镇街道是不是整洁,还会检查我们的办公环境,然后每个月还会有奖惩,做的不好的还要被播放短片,每个单位的总成绩都会在报纸上通报。”提到长效办,维桥乡一大学生村官给记者介绍说。通过机制的创新,各乡镇和县直各相关单位整改力度更大,长效意识也更强。
“十二五”以来,我县数字城管全市率先建成,网格化管理,实现“1+1>2”的显著效果。通过城管局近两年时间的努力,数字城管系统已于2015年7月3日顺利通过省住建厅专家组验收。盱眙数字化城管项目覆盖盱眙县建成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范围,全区经数据普查共划分1404个万米单元网格,15个责任监督网格。
市民张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这几年我们盱眙的车真的是越来越多了,不光汽车多,电瓶车也多,以前我到五墩这边菜场买菜的时候,电瓶车乱放,路也不好走,我过马路,还有电瓶车走反道,还走机动车道,这些人真不把自己的命当命。现在就好多了,有专门停电瓶车的地方了,走反道的也少了,盱眙经济发展了,人的素质也提高了。”正如市民张某所说,县城管局也针对城区存在的非机动车上快车道、机动车侵占慢车道、占道经营、卫生死角、管控盲区,城区治安和刑侦案件频发,以及一线管理人员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多次会议研究讨论,深入现场调查,最终确立采取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将县城区划分为六个片区,将环卫、市容、规划、市政、交警、巡防、数字城管人员进行有效整合管理,促进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动态管理工作,改革城市管理方式,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创新,任重而道远。为进一步提升城镇长效管理,打造素质城管、惠民城管,县长效办着力打造现代媒介宣传,推行微信公众号管理模式,适时开通了“盱眙长效管理”微信公众平台。
长效管理开通平台互通功能,让广大民众将平时发现的卫生死角、车辆违停、违章驾驶、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占道经营、店铺外溢、市场管理、小区管理、车辆带泥、路灯破损、绿化缺失、违章建设、燃放鞭炮、违规挖掘、道路损坏、污水排放、不文明行为,以及城市与乡镇管理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方面信息及时上传到该平台。“公众号我知道,我有关注,是有一次我们一个群里发的,我和我家家属都关注的,里面经常有一些城管管理的工作,有字有图,这个也让我理解了城管工作的不容易,还可以投稿。”市民石建东边指着微信公众号边跟记者说。
自长效办微信公共平台向广大市民开展以来,受到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截止目前,平台共有关注人数3700余人,共接到群众投诉350余起,涉及市容、广告、道路、小区等方面;受理违建举报5起,涉及陵园路、山水明都、五坏中央公馆等,发放举报奖金1700元;接到咨询信息280余条,县长效办全面一一给予解答,进一步提高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