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弟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有朝一日跳出“农门”。硕士研究生马国龙,却铁了心要砸掉自己手上端的“金饭碗”,回到农村老家去当“羊倌”。
马国龙是淮安区博里镇王安村人,2007年从扬州大学育种专业研究生毕业,成为村里走出的第一个硕士。毕业之初,马国龙被导师推荐到山东省菏泽市银香伟业集团,围绕动物保健搞科研,两年后又被潍坊市一家专门养殖小尾寒羊的大型畜牧养殖场“挖走”,请去做技术场长,年薪10万元,外加养殖场3%的股份。
马国龙辞去技术场长职务,发生在2015年6月。那一年,马国龙34岁。辞职后的马国龙随即回到王安村,在村中石塘河畔的圩堤上,整出一片场地,搭起几处羊圈,闷声不响养起了羊。
很快,“马硕士”回村养羊的消息在村里炸开了锅,议论声四起。有的说,“这个硕士没本事,书读了一箩筐,到头来,还不是拾掇羊粪蛋?”有的说,“好好的工作不要,跑回村里瞎折腾,老马家这娃是不是傻?”就连父亲马红付,也是“一头雾水”,脸上难为情,一连几天没出家门。
“马硕士”傻不傻,问问妻子张爱霞。“要说傻,那股子傻劲还真叫我打心底里佩服他。”提起此事,这个性格开朗的山东姑娘毫不隐讳地打开了话匣:回村之前,自己常听马国龙念叨两件事。一是在博里镇,养羊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博里羊肉”名声在外,近些年养羊的博里人却越来越少,养羊的技术也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二是王安村600多户乡亲父老,尽管吃饱穿暖没问题,发家致富却大多数还没摸着门道。张爱霞听懂了丈夫的话外音:浑身养羊本事的他,想做一个富民路上的“痴心汉”。“这是好事,干嘛要阻止?”张爱霞笑盈盈地作答。
有妻子的支持,马国龙干劲十足。去年,他通过自繁自养方式养殖的小尾寒羊,规模已从起初的50只,增加到了220只。在羊肉销售方面,马国龙可谓是“高招频发”:“上淘宝开网店,注册微信公众号打广告,利用微信朋友圈做微商,甚至采取半卖半送的办法搞促销,扩大王安村羊肉的知名度。“卖的第一茬羊,就赚了8万元,订单来自全国各地,今年预计总收入将翻一番。”马国龙说,“要想村民跟着干,自己先得把钱赚,趟出路子做示范。”
如今,在王安村,“马硕士”回村当“羊倌”的真实故事,已从昔日村民眼中的“笑话”,变成了家家户户争相传唱的“佳话”。马国龙的父亲也放弃了外出务工的念头,心情舒畅地在“马硕士”的羊圈里当起了帮工。而村“两委”则通过举手表决的办法,聘请“马硕士”担任了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最让马国龙感到高兴的是,去年底以来,包括村民宣云臻、村卫生室医生张波在内,已经有20多位老百姓主动找他取“养羊经”,想跟着他一起发“羊财”。“接下来,我不光要带着大家一起致富,还准备把规模再扩大一倍,让村里的低收入户到养殖场打工,帮他们尽快刨掉‘穷根子’,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马国龙边说边走进羊圈,把两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羊羔抱进怀里,脸贴着脸,很享受,也很陶醉。
融媒体记者 王健全 杜勇清 王正道
融媒体编辑 何渊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