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天气十分给力,每天都有温暖的阳光作伴,只是早晚有些偏凉,秋意越来越浓。随着假期结束,这样的好天气暂时宣告终结,新一股冷空气已经在来的路上,将给我们带来阴雨和降温。
一场秋雨一场寒,今明或弱降水
长假期间,晴好的天气一直持续,每天的天气都似乎是前一天的翻版。不过细心的市民朋友仍然发现了一些变化:早晚变得更凉,出门不加点厚衣服根本扛不住;桂花开了,空气中四处弥散着醉人的香味;没了雨水骚扰,空气变得干燥,皮肤变得干涩,鼻腔里也是痒痒的。这些变化都说明,秋姑娘自打登场之日起,就马不停蹄地奔向深秋。今天的天气依然是早晚凉中午热的模式,还刮起温暖的东南风,不过一股冷空气已经在路上;明天风向转变为偏北风,这便是冷空气驾到的信号,在它的“神补刀”下,本来已经变得很凉的早晚气温会在后天开始进一步下跌4到6℃,秋意越来越浓,秋裤登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不过在此之前,由于冷暖空气交汇,明天可能会有一场弱降水来打破连日来的晴天纪录。在总体干燥的秋季大环境下,对于明天这场降雨的强度,气象专家表示“随缘就好”,晴到多云的干燥天气仍然会是主流。不过降雨量小归小,仍然应了“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句话。
今年的秋凉来得格外早
和常年相比,今年的秋凉来得格外早些。据中央气象台预报,过去10天,除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及新疆北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外,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均偏低;未来11到20天,除东北地区、华南等地平均气温偏高1℃左右外,全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到2℃。
今天开始我们迎来了秋天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有“寒”字的节气——寒露。此时早晚出现在地面上的露水比白露节气时温度更低,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由此而得名。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第十七,每年的国庆长假结束后的一两天,也就是十月八日或九日就会到来。刚刚过完十一黄金周的人们往往会猛然发觉,天气突然变得和长假期间不一样,夏天的衣服再也穿不上了,于是开始翻箱倒柜地找衣服。
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气象专家提醒,寒露节气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气温的变化特别明显,温度下降8℃、10℃都比较常见。因此这一时节要注意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添衣物,不可死抱着“春捂秋冻”这句民谚不放。
寒露养生:防感冒防秋燥
市中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徐新华提醒,寒露节气以后,气温不断下降,昼夜温差大,让人一时难以适应,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会明显增多,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 哮喘等疾病也容易复发和加重。他建议,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体质较差的人群要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尤其要重视对肺的保护,一要及时增添衣物,防止着凉受寒,二在饮食上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其三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徐新华表示,寒露节气后,脚部的保暖变得重要,穿凉鞋、不穿袜等夏天的习惯应当改一改了,以防“寒从脚下生”,建议寒露节气后养成每天用热水泡脚的习惯,可以起到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缓解疲劳的效果,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
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李鹤博士提醒,最近的天气已属于典型的秋燥天气,中医理论认为燥邪伤人津液,容易让人出现口干舌燥、咽干鼻燥、皮肤干燥、大便秘结、毛发脱落等症状。防秋燥一方面要多喝水,另一方面可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防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银耳、粥类等,另外此时大量上市的梨和藕等新鲜蔬果也具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附:近期具体预报
10月8日多云,东到东南风3到4级。
最低气温:15℃左右,最高气温:24℃左右。
10月9日阴有阵雨,东南风3到4级转偏北风4到5级,
最低气温:16℃到17℃,最高气温:22℃左右。
10月10日阴转多云到晴,偏北风4到5级,
最低气温:12℃到13℃,最高气温:19℃左右。
融媒体记者 傅停停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