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5 19:35:18掌上淮安热:

化解矛盾纠纷,“韩侯故里”的“小创意”有“大智慧”

  在中国历史上,“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被后人誉为“兵仙”“战神”,其军事才能与谋略名闻天下。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韩侯”故里淮阴的司法行政人,正以人民调解为抓手,用一个个“金点子”“小创意”彰显着构建和谐淮阴的“大智慧”。

  8月4日,记者从淮阴区司法局获悉,自去年以来,该区司法行政部门通过资源整合、路径探索、平台构筑等多点发力,“金点子”频现、“小创意”不断,做活了人民调解“大文章”。数据显示,今年1-7月,该区已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6221余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5%,调解协议履行率达100%。

  组建“小智库”——

  “点将”“评议”下“先手棋”

  今年3月,渔沟镇新民村村民吴云桥与邻居因地界问题发生纠纷,一直闹到了村委会。时至今日,事情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不过,提起纠纷调处过程中见识的“新招子”,吴某至今仍然直竖大拇指。

  “以往邻里有纠纷,都是村里调解员来拉弯子,这次不一样,区司法局建了个调解专家库,请谁来调解,由我自己选,”吴云桥回忆说,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杨庙村党总支书记、“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单业高,并借助市政法委开发的“四频一网”平台进行视频调解,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吴云桥与邻居握手言和。

  “基层调解员能力有高低,将调解员中的精兵强将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其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主力军作用,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必须下好的‘先手棋’,”淮阴区司法局局长张明华告诉记者,去年起,该局相继从全区聘请了“两代表一委员”“道德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100名、行业专家40名,组建“小智库”,受聘人员资料信息全部入库并对外公布,老百姓遇到矛盾纠纷可自主“点将”进行调处。仅“全国人民调解能手”裘化荣一人,去年就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92件。

  不仅如此,对调解力量薄弱的乡镇,区司法局专门建立了巡回调解庭,将调解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为确保调解结果让矛盾纠纷双方心服口服,该局还推出了“评议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专家、法官、律师、公证员、优秀调解员下乡进村,对调解结果进行现场评议。

  前不久,为低保一事与村委会闹矛盾的丁集镇低收入户杜某,就亲身体会到了评议的威力。“我原本以为闹一闹也能吃上低保,想当然的认为调解员偏袒村委会,”杜某惭愧地说,“后来区司法局派来了评议团,21个代表当着全村老少的面听我和村委会双方举证,经过现场投票,19个人认为我确实不符合低保条件,对这个结果,我服。”

  研发“小程序”——

  “线上”“线下”打“组合拳”

  陈国春是淮阴区广大家具城的一名经销商。今年4月,顾客吴某在陈国春的家具店购买了9000元家具。双方约定,吴某先付1000元定金,剩余8000元在家具运抵吴家后,由吴某直接转账给陈国春。然而,家具运抵吴家已三个月,吴某却始终未兑现余款。陈国春打了上百个电话向吴某催款未果,正常的商品交易演变成了债务纠纷。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7月30日。“那天上午,区司法局到家具城发海报,宣传‘指尖调解’小程序,海报上有二维码,”陈国春说,“我们生意人讲求和气生财,要是与吴某之间的纠纷能通过调解解决,我求之不得。”抱着这种心理,他当即扫描了二维码,把与吴某的纠纷情况、自己的诉求和联系电话,输进了“指尖调解”小程序,没想到,立即得到了在线受理。

  让陈国春尤为惊讶的是:“当天下午,调解员就我取得了联系,并根据我提供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吴某,面对面进行了调解,20分钟不到,吴某签下了调解协议,表示8月10日前无论如何都将付清余款。”

  事实上,陈国春并不知道,“指尖调解”是淮阴区司法局在分片区建立人民调解中心、按乡镇村居建立人民调解室和全覆盖建立公调、诉调、访调等“派驻式”人民调解室基础上,运用“线上线下”打“组合拳”的思维,于今年初依托微信平台专门研发的一款人民调解微信“小程序”。

  “这款‘小程序’设置了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时事新闻、法律法规、专家说法等专栏,”分管矛调工作的淮阴区司法局主任科员刘云龙说,与一般的手机APP软件不同的是,这款“小程序”无需在手机上进行下载安装,用户只需通过关注淮阴人民调解公众号或搜索附近小程序、扫描小程序二维码即可进入,就调解诉求与后台工作人员实现线上交流,同时还可即时在线选定自己认可的调解员参与矛盾纠纷调处。

  来自“指尖调解”小程序后台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程序上线运行至今,日点击浏览量超过500人次,已累计提供法律服务1867次,受理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案件342件。

  引入“小词典”——

  “顽疾”“杂症”开“对症方”

  在淮阴区徐溜镇,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多年的苗林科,因为做过17年村干部,在化解农村矛盾纠纷方面是个行家里手。仅今年上半年,由他参与并成功化解的矛盾纠纷就超过了100件。不过,苗林科坦言,干人民调解工作,“老革命”遇到“新问题”也是常有的事。去年8月,对杨某发生的一起非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的调处,就是其中一例。

  据苗林科回忆,事发当时,杨某正在自家麦地忙收割,被岳某操作的履带式收割机轧伤,住院、康复总共花了近10万元。事后,杨某找岳某要赔偿,双方因赔偿金额产生分歧,找苗林科调解。苗林科犯了难:“非公路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还是头一回遇到,属于典型的‘疑难杂症’,调解起来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最终,帮助苗林科打开调解突破口的,是被他称之为“宝典”的“调解小词典”。苗林科用时一天,通过查阅和参考“宝典”中收录的类似纠纷赔偿案例,促成岳某与杨某达成赔偿协议,由岳某分期赔偿杨某10万元,纠纷双方均表示心服口服。

  今年初,为破解调解员法律知识瓶颈和经验盲区,淮阴区司法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率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从互联网上购买引进了的一套案例库——“调解小词典”系统。该系统收录了全国各项法规154万多部,汇集全国各地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典型案例5351万多件,且每天都在不断更新。调解员遇到“疑难杂症”后,可以进入该系统搜索相应关键词,系统随即会推送出相关案例、相关法律条款及调解方式,供调解人员和调解对象参考,帮助调解员开出“对症方”。

  也正是借助这一“宝典”,因与婆婆发生矛盾而负气离开村庄18年的王某一家,前不久终于在调解员的调解帮助下,和婆婆“冰释前嫌”达成了调解协议回到了村里,沉积在双方心头多年的“顽疾”终获治愈。

  据淮阴区司法局局长张明华介绍,上述“调解小词典”系统目前已覆盖该区各级调委会,已有1000余件矛盾纠纷案件经其“指点迷津”获得调处,调解成功率达99.1%。其中,属于“顽疾”“杂症”的矛盾纠纷案件超过300件。

  全媒体记者 王健全 梁宝华 杜勇清

  通讯员 王斐 王盼 赵芸影 盛杰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淮安同城,微信:xhuaian;合作及投稿请联系:2544271728@qq.com

民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