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3日,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专家组组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公丕祥率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调研组来淮,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开展调研。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毅出席座谈会并介绍了大运河淮安段基本概况、建设成效以及下一步建设打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冰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清口水利枢纽遗址、大运河水上立交、清江浦记忆馆以及里运河文化长廊,听取了我市关于大运河淮安段基本概况、建设成效以及下一步建设打算的汇报,围绕立法对象及适用范围、立法宗旨及原则、立法主要内容及举措、管理体制及协调机制、法律责任等方面内容作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公丕祥指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工作要注意立法定位,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好切入点,处理好保护传承利用关系,统筹好各方力量做优保障,做好与国家规划、国家战略的衔接工作,在建设中体现大运河文化、生态、经济、社会价值,在体制机制上促进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建设。他表示,将认真梳理此次收集的意见建议,将其吸收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工作中。
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大运河淮安段全长68公里航道等级为2级,水质稳定在三类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包含2处遗产区(清口枢纽、漕运总督遗址)、1段河道(淮扬运河淮安段,包含里运河、里运河故道、古黄河、中运河、张福河),5处遗产点(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公署遗址)。遗产区和缓冲区面积约占整个大运河世界遗产面积的七分之一。
近年来,全市上下以大运河成功申遗为契机,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实现“江淮崛起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用心呵护“运河之都”历史记忆
组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相关部门以及大运河沿线县(区)主要负责人全面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统筹推进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编制年度工作要点、重点项目清单、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出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淮安市文物保护条例》,为大运河文化资源保护划定红线。建设大运河(淮安段)遗产监测平台,实施全时段、全区域运河遗产监控保护措施,全面排查境内运河遗址遗迹,使漕运总督公署、淮安榷关、板闸遗址等9处运河遗迹重现于世。成功举办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来自大运河沿线的41座城市汇聚一堂,共同打造了“后申遗时代”运河沿线城市的文化盛宴。
着力彰显“精神家园”时代价值
紧扣运河文化“根”和“魂”,组建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论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座谈会等重大活动。研究出版《淮安运河文化研究论文集》《淮安里运河故事》等系列丛书。实施大运河文化资源布展解读工程,建成以中国漕运博物馆、中国淮扬菜博物馆为代表的运河文化专题博物馆群。深入挖掘运河文化所蕴藏的时代价值,在城市形象识别系统中融入运河元素,将大运河开放包容的特质凝练成“包容天下,崛起江淮”的新时期淮安精神,融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之中,大力弘扬践行,生动诠释了淮安运河精神内涵。
全面拓展“黄金水道”综合功能
大运河两淮段船舶通过量占苏北运河货物吞吐量四分之三以上,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内河航道之一。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发挥运河资源的黄金价值,大力实施运河航道整治工程,优化港口作业区布局。按照“多规合一”理念和“城水相依、组团相间、生态相连、文脉相融”要求进行滨水布局,加强景观带建设和水生态修复,依托丰富的运河生态文化资源,在大运河沿线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绿色产业,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特别是重点打造的里运河文化长廊,将运河文化镶嵌在项目建设全过程,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
当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幕已全面展开,我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立足“中国漕运文化核心展示区、中国水利河工文化经典集成区、运河生态文旅江淮经典体验区、运河保护利用综合示范区”战略定位,着力打响“运河之都 水城淮安”的城市品牌。
建设“文化运河”
深入挖掘传承好大运河这个“流动的文化”,统筹推进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运河文物资源研究、运河文脉传承弘扬、运河文化艺术创作。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依托,加快中国漕运城、里运河文化长廊等地标性工程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大运河博物馆、遗址公园、非遗展示传播场馆和传承基地,留驻运河文化记忆,传递运河文化乡愁,实现“一条古老运河,尽显淮安文化之美”。
建设“绿色运河”
把“清净运河水”“做美河两岸”作为运河生态廊道建设的首要任务,统筹做好运河沿线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景观建设各项工作。扎实开展运河沿线“263”专项行动,整体性改善和提升大运河生态环境,充分展现运河船舶穿梭之美、活水清水灵动之美、流域田园风光之美,将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建成“绿水青山”的生态廊道、绿色发展的典型示范。
建设“经济运河”
在衔接落实中央和省规划基础上,统筹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一区两带”建设,在大力提升运河“黄金水道”航运功能的同时,积极策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关联产业,开发一批具有淮安特色的运河文化创意产品、形成一批运河文化旅游经典线路、建成一批运河文化产业园区,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平台、厚积创新发展新动能,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过程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建设“共享运河”
聚焦富民,秉承“还河于民”的理念,不断提升运河沿线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统筹推进文化惠民、就业创业、医疗卫生、教育体育、城市建设、农业农村、环境整治各项工作,着力打造一批运河生态示范区和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努力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惠民工程、共享工程、民心工程。
全媒体记者:杨丹丹/文 赵启瑞/图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江淮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